足球: 中超 英超 意甲 西甲 德甲 法甲 世界杯 欧洲杯

篮球: NBA CBA WNB WCBA

7月20日姚明新角色成CBA公司董事长,职业化改革何去何从?

作者:24直播网 发表时间:2025年10月08日 20:59 分享

7月20日,姚明又多了一个新角色:CBA公司董事长。

大姚因此同时承担两个职位,一个担任篮球协会的负责人,另一个担任职业篮球公司的最高领导者。

他针对这种角色转换表明了立场,如今身兼两职,盼望行业革新能够更加顺畅。

那个东西非常巨大,它静静地躺在那里,周围没有任何动静,显得格外神秘,让人忍不住想要靠近一点仔细观察,却又害怕它突然动起来,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让整个空间都变得有些压抑球迷网,仿佛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隐藏其中。

谈起职业化改革,要从去年,姚明“摊上事儿”的时候开始。

四月十九日,担任中职联董事长职务的姚明,与中篮协进行交涉,双方激烈磋商持续了三小时,最终达成的共识仅是四个字:毫无进展。

早先,姚明和18家CBA俱乐部共同发起了中职联的组建,这18家俱乐部涵盖了CBA联赛中的20支球队,不过浙江和山西两家俱乐部并未加入,他们成立中职联的目标是推动CBA联赛向更加职业化的方向发展。

他能赢吗?

【1】“姚吉诃德”?

姚明的想法很简单,他给中国篮协提了两点建议。

以中职联整体身份参与投资前景中的官方篮球联赛企业,促使篮球协会推行"市场化革新",创建一个CBA联赛实体。

股份制改造层面,篮协有值得效仿的案例。2005年,中超公司宣告成立,足协持有其中36%的股份,另外16支球队则均分剩余股份,每队占4%。此后,各俱乐部持续表达不满,多次要求足协退出中超公司股份,去年8月甚至有传闻称王健林有意收购足协股权,但最终未有任何实质性进展。

篮协提交给体育总局的规划里,篮协自己准备持有股份30%,而联赛的20支球队各自准备持有3.5%的股份。在这个规划里,篮协是联赛最主要的持股方,能够稳固地掌握CBA的运营权。中职联提出的方案则不同,姚明领衔的18家俱乐部准备持有高达63%的股份,篮协只准备持有30%。

这涉及姚明与篮协的分歧关键所在,或许在篮协眼中,这位由他们悉心栽培的年轻人等同于“叛逆”,因此协商的结局不言而喻。

姚明还提出要把CBA联赛的商业拓展工作委托给中职联处理。虽然这只是股权分配之外的事务,但它关联着更为直接的经济利益,这一点也直接影响着CBA能否真正做到市场化运作。

在这个问题上,篮协采取了迂回的策略,声称CBA的运作主导权将来只能交给CBA联赛组织。由其判断是自主管理还是公开招募,权力不在篮协手中。这正符合姚明所说的“等同于没有商议”。

先前中职联的谈判尚未破裂,社会普遍对其寄予厚望。姚明强大的号召力以及18支俱乐部的合作,似乎具备足以影响体育体制变革的资本。在出席博鳌峰会期间,姚明曾向新闻界表示:"相信篮球协会方面还是需要球队参与赛事的。"

外界认为此番言论是姚明对篮协的公开警告。该报道面世后,姚明迅速得到了篮协的反馈。当篮协公布CBA公司方案时,已有18支球队中,超过半数对合作意向显得犹豫不决,立场摇摆不定。

部分俱乐部负责人忧虑,若受外界信息干扰,可能会显现出与管理机构相悖的立场,对于在这个体系里运作多年的他们来说,这无异于与自然法则抗争。仅有五支队伍实际投入资金购买了中职联的股份,其余队伍则转而关注CBA企业的建立。

倘若那些昔日的合作者全都转变立场,中国篮球协会的企业可能会在十一月之前办妥手续,从而掌控CBA的运作事务。那时,姚明费尽心思建立的中职联赛组织恐怕会变成半途而废的项目。圈内一位知情者对媒体表示,中职联刚起步就要面临失败结局。

姚明感到十分失落,他还说过严厉的话,以他自己的名义公布,他不会参与这个CBA组织。最后,他还追加说明,他确信中职联里也有团队和他持有相同的观点。

【2】身家30亿的姚老板

中职联同篮协的博弈,如同新兴力量同固有体系的较量,若将所有关于联赛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收益暂且搁置,中职联最核心的资本,其实仅剩一人:姚明。

谈判破裂前的二十天里,姚明正经历他生命里一段极为绚烂的时光,四月份五号,NBA官方正式公布,沙奎尔-奥尼尔、阿伦-艾弗森这些篮球界的传奇人物,以及姚明本人,被选入二零一六届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。

能够和奥尼尔、奥拉朱旺、德雷克斯勒这些球星的名字并列,我感到非常荣幸,这种幸运难以言表,因为我从未赢得过NBA总冠军,所以名人堂就是我最高的成就。

成为NBA名人堂成员是授予姚明的一项显著成就,不过“姚明”这个名字所承载的意义远超于此。他作为亚洲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体育人物之一,这个身高两米二十六的球员,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途径之一。他是NBA历史上首位非美国出身的国际状元,同时也是联盟中最具霸气的内线球员之一。那个没有受到伤病影响的06-07赛季,他每场比赛能够得到25分,并且能摘下9.4个篮板。在效力国家队的巅峰时刻,即便常常遭遇三到四名防守球员的围攻,他依然能够轻松应对。

姚明在创造无数佳绩的同时,身体也承受着病痛的折磨。2009年,他的右膝在赛场遭遇重创,到了2011年,他最终选择了告别篮球场。卸下运动员身份之后,凭借响亮的名号,这位篮球巨星摇身一变,成为了商界人士。

姚明从事商业活动是早已定下的安排,他早年的姚之队就很有名气,在他退役之后,这个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关联的团体也变成了他经营事业的重要支撑。

还是运动员时,姚明已经拥有令人咋舌的身家。

姚明在长达九年的职业道路上,获得了超过两千个亿人民币的净财富。他不仅从球场生涯中赚取了丰厚的薪资,同时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卓越能力与享誉全球的名气,也让他成为了众多广告公司的理想合作对象。

华商韬略统计了姚明作为球员的收入和广告收入,他的税前总收入超过30亿。

另外,在运动员生涯里,姚明曾参与团队商业投资,2006年,他向巨鲸音乐网注资300万美元。但该网站的经营状况和投资人的体育成就形成鲜明对比,到了2013年,巨鲸音乐网就已无法使用。

与巨鲸网相似,在转向商业领域之后,关于姚明的新闻资讯虽然数量惊人,但多数是虚张声势,缺乏实际效果,目前还没有出现特别突出的成就。他涉足了红酒行业,并且作为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,在上市前位列第四大股东。紧接着,姚明组建的团队又接连投资了黄杉基金和弘远基金。

那两只基金的表现鲜为人知,参与过的投资,让姚明账面盈利达六千万元,不过股市崩盘后价值就跌了,运作的上海篮球队和葡萄酒项目,外界普遍觉得是失败的买卖。

投资上海篮球队是姚老板声望的重要基础,这支队伍是姚明早年的工作场所。

姚明在CBA众多老板里显得与众不同。广厦、广汇等俱乐部的主人都比他资金雄厚得多,与这些商人相比,姚明缺少强大的实体产业作为支撑,球队主要依靠他的影响力来维持,这是一支只进不出钱的队伍。

因此,他比所有上司都更盼望通过转播权、球衣赞助、入场费、以及球员来获利。

CBA已经度过了二十一个赛季,可是到现在,联赛在商业拓展方面依然表现平平,众多俱乐部始终未能建立起稳固的赚钱途径,因此前几年,部分俱乐部变成了难以处理的难题,经常出现找不到后续经营者的情况。

收入尴尬的同时,CBA观众的要求却越来越高。

为了吸引并留住球迷,俱乐部持续花费大量资金引进优秀的外籍球员,国内球员的价值也随之不断攀升。为了提高训练质量,改善比赛场馆,以及优化交通和住宿条件,俱乐部投入了更多资源。然而,这些开支日益增长,导致CBA俱乐部普遍面临严重的财务赤字问题。

长期以来,中国体育产业都存在类似情况,经营者获得俱乐部时已做好相关规划。不过当前体育领域发展迅猛,中超联赛转播权更拍出了高达八亿的价值。

在同行们的压力下,持续亏损的CBA投资人们终于按捺不住,这促使了18家俱乐部老板集结,迈出了联合行动的第一步。

【3】做CBA版的大卫-斯特恩?

姚明是18家俱乐部中的负责人之一,他提出来的一些条件其实很合理。中职联的主要目的仅仅是获得CBA的经营权,然后在裁判专业化、球员薪资公开化、球员权益最大化、版权分配、国际推广以及媒体利益最大化这些方面进行改进,目的是让CBA能够有更好的商业发展。

这项革新能够促进联赛和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,并且与国家的指导原则相一致。

姚明拥有丰富的NBA从业经历,他对当前职业联赛的商业模式十分熟悉。不过,即便实施了这些革新,CBA与NBA之间仍存在明显不足。不过,在商业运营方面,姚明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导师,那就是前NBA最高负责人大卫-斯特恩

斯特恩经营下,NBA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、运作最规范的篮球赛事,该赛事每年产生的利润高达三亿美元。

国内联赛同样面临不少弊端,诸如不正当竞争、裁判不公、赛场失序等情况频发,商业运作更是令人失望,就连球员转会环节也存在诸多暗箱操作和违规现象。

姚明想改变这样的现状,做CBA的大卫-斯特恩。

这样一来,负担着实不轻。就在几天前的论坛上,有媒体人询问姚明在变革期间怎样应对各方挑战。

姚明表示这个问题很犀利,他接着说,这次改革有总局领导的大力支持,任何一种改革都不是要破坏树木生长的环境,而是要调整关系,让所有人在篮球的氛围里感到满足,这就是改革的原因。

由此看来,先前那些困扰他的问题已经解决,大姚今后的方向和计划似乎更加清晰,在他看来,所谓的职业化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,每前进一步都要看情况,目标明确,关键在于不断反思,不断寻找新的机会。在联赛管理方面,需要制定周密的长期方案,同时要开拓有目标的市场。

而最重要的,还让更多人来关注CBA,喜欢篮球。

标签: cba联赛姚明改革